欢迎访问山东成人高考网!本网站为民间交流网站,官方信息以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www.sdzk.cn为准。
2024年山东省成人高考报考指南

全国统一考试 成人高考考前辅导平台

成人高考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阅读练习

来源:www.shandong-edu.com    时间:2021-01-12 11:23:04    作者:山东成人高考
记念刘和珍君(1)
(作者:鲁迅)
  一、要点提示:
  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她与杨德群等爱国青年一同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慘案发生后,反动文人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污蔑爱国青年,制造种种谣言。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牢记这次惨案,继续战斗,作者写了这篇文章。
  678招生考试信息网认为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讲写慘本身,而是从追会写起,抓住一些细节来抒发感慨,边叙边议,用语犀利,感情激越,观点鲜明,其中不少警句给人以极大的启示。
  阅读此文时,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对一些关键句子,更要理解其旨意。
  二、内容阅读:
  中华民国十五年(2)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3)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4)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5),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6),
  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7)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8),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9),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10)了。我将深味(11)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12)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13),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14)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15)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16),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17)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18)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19)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20)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21)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22),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23)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24)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竞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25)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26)。但竞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27)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28);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29)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30)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31)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①,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33),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34)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35)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36)。”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37)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四月一日
  三、名词解释:
  (1)选自《华盖集续编》(《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年版)。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人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结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慘案。刘和珍等都是当时遇害的。刘和珍,江西省南昌市人,当时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遇害时年仅22岁。
  (2)〔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
  (3)〔段祺瑞执政府〕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失败,北京政府由段祺瑞执行政务,号称“执政”。段祺瑞,北洋军阀皖系头子,1926年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
  (4)〔杨德群〕湖南省湘阴县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理科预科学生,遇害时年仅22岁。
  (5)〔程君〕指程毅志,湖北省孝感市人,当时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
  (6)〔寥落〕稀少,冷落。
  (7)〔《莽原》〕鲁迅编辑的一种文艺刊物,所登载的大都是批判旧社会和旧文化的文章。
  (8)〔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作。
  (9)〔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指陈西滢等。陈西灌在3月27日出版的《现代评论》上发表篇评论“三一八”惨案的《闲话》,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并且把杀人责任推在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鲁迅在《死地》一文中说:“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678招生考试网认为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当自蹈死地。
  (10)〔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愤怒的程度。
  (11)〔深味〕深深地体会。
  (12)〔菲薄〕这里是微薄的意思。
  (13)〔直面惨淡的人生〕面对着反动派统治下的凄惨悲凉的黑暗现实。“直面”,和下句的“正视”,都表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
  (14)〔造化]指自然界。
  (15)〔微漠〕微茫,淡漠。
  (16)〔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讽刺的说法。意思是有些人快要忘记这件事了吧。忘却的救主,意思是使人忘却的神。
  (17)〔杨荫榆〕194年开始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18)〔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教育总长章士钊派他的亲信刘百昭(当时任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雇用男女流氓殴打学生,并把学生强拖出校。
  (19)〔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羽翼,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
  (20)〔桀骜(ao)〕形容性情暴烈,不肯服从。
  (21)〔偏安于宗帽胡同,赁(lin)屋授课〕反对杨荫榆的女师大学生被赶出校后在宗帽胡同租赁房屋作为临时校舍,于1925年9月21日开学。当时鲁迅和一些进步教师曾去义务教课,表示支持。偏安,这里的意思是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宗帽胡同。赁,租借。
  (22)〔学校恢复旧观〕指女师大复校。1925年11月,女师大学生在广大社会力量声援之下,终于取得了胜利。章土钊离职杨荫榆被撤职。女师大宣告复校,学生搬回原址上课。旧观,旧时的景象。
  (23)〔引退〕旧时官吏自请退职。这里是告退的意思。
  (24)〔黯然〕忧伤的样子。
  (25)〔喋(die)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
  (26)〔这样的罗网〕鲁迅在《可惨与可笑》一文中指出:“三月十八日的惨杀事件,在事后看来,分明是政府布成的罗网。”在《空谈》一文中指出:“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
  (27)〔张静淑〕湖南省长沙市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受伤后经医治,幸得不死。
  (28)〔立仆(pu)〕立刻倒下。
  (29)〔沉勇沉着而勇敢。
  (30)〔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
  (31)〔有恶意的闲人〕指陈西滢之流。
  (32)〔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人类社会在残酷的流血斗争中发展的历史。
  (33)〔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为了积聚革命的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方式的。参看他在作《记念刘和珍君》后第二天写的《空谈》一文。
  (34)〔浸渍〕浸润,渗透。
  (35)〔陶潜(372-427〕就是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
  (36)〔亲戚或余悲……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潜所作的《挽歌》中的四句,意思是,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山阿、山陵,鲁迅在这里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37)〔殒(yun)身不恤〕牺性生命也不顾情。恤,顾虑。
  四、思考练习
  (1)作者在文中反复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从全文看,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用简要文字分条概述。作者为什么又反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这与前一句矛盾不矛盾?说说理由。
  【答案】678招生信息网认为从全文看,这句话里包含了下面的意思:
  1.对反动当局虐杀爱国青年这一罪行的愤怒。
  2.对反动文人污蔑爱国青年阴险论调的愤怒。
  3.对爱国青年勇于反抗票暗势力,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勇毅行为的赞颂与激励。
  4.对在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里苟且偷生的庸人不觉醒的忧虑。
  5.对逐渐觉醒的苟活者会依稀看到微茫希望的热情呼唤。
  6.对徒手请愿这种反抗形式不宜采用这一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我实在无话可说”并非没有话可说,而是作者面对爱国青年被反动当局残忍虐杀,反动文人又跑出来恶意中伤这种黑暗现实“已经出离愤怒了”。与前一句并不矛盾,而是一句愤激到极点说出的话,一方面是有以上说的六方面的内容要说,另一方面又气愤得让人说不出话,这一思想脉络贯穿全文,成为全文的主线,读时应仔细把握。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各句的含义。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的
  ②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答案】①作为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敢于面对黑暗现实,敢于面对残酷的流血斗争,视死如归。由于革命者认识到社会黑暗,又一时难于改变现状,因而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哀痛,所以说他们是“哀痛者”;而他们敢于正视黑暗现实,舍生忘死地去斗争,并以此为幸福,所以说他们是“幸福者”。这两句抒情性议论,表达了作者对真正革命者的无比崇敬和钦佩的思想感情。
  ②这一句话,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3)第四部分结尾说:“沉默①呵,沉默②呵!不在沉默③中爆发,就在沉默④中灭亡。”两句中四个“沉默”含义是否一样?请作具体分析。作者在这两句中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①、②两个“沉默”,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对衰亡民族在反动当局高压和反动文人恶意中伤下默无声息的现实的愤慨感叹;第③个“沉默”,是指人民逐渐觉醒,革命力量在高压下暗中积聚力量的沉默,其目的和结局都是革命的爆发和革命的胜利;第④个“沉默”是人们甘受压迫,国家、民族走向衰亡的沉默。作者把③、④两种不同结局的沉默加以对比,呼唤人民起来斗争。
  热门标签:高考、成人高考、自考、自学考试、成教、成考、成人教育、高考志愿填报、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高考满分作文、高考英语、高考数学、高考作文、高考英语作文、数学学习网、英语作文、高考理综、高考文综、高职单招面试题、成考语文、成考政治、成考英语、成考数学.
相关专题:
相关阅读
2024年考试安排(预计)


10月26日 10月27日
语文 外语
数学(文科)
数学(理科)
史地(高起本文科)
理化(高起本理科)


10月26日 10月27日
政治 专业课
外语 详细》
新生必读

微信咨询 报名培训

热门文章